压力容器培训学校介绍:焊接低温压力容器的要求
为了保证钢制低温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在制造中,除必须遵守压力容器制造的有关规定外,还应考虑以下的要求:
1、材料
制造低温压力容器的材料,除化学成分、热处理状态与力学性能必须符合有关规定之外,还需进行低温冲击试验。钢板厚度大于20mm时应进行断口检验。设计温度低于-40℃,板厚又大于20mm时,应逐张进行超声波探伤,探伤结果不低于Ⅱ级。
2、制造
(1)用火焰切割坡口时,需对影响焊接质量的局部不平部位进行修整。冷剪或火焰切割的坡口面不允许有裂纹、分层或夹渣。
(2)禁止在容器的非焊接部位引弧,并需将因电弧擦伤而产生的弧坑或弧疤打磨平滑。焊缝坡口的引弧处应重新熔化,以防止产生微裂纹。
(3)焊缝不允许咬边。若发生咬边应视程度不同进行修磨或补修。补焊应按原焊接工艺进行。
(4)对接焊缝必须全部焊透,对于不能进行双面焊的主要焊缝,可采用带垫板的单面焊。垫板本身的对接口必须焊牢。
(5)装配需用卡具及拉筋等时, 应采用与容器相同的材料,并用相同的焊条及焊接工艺焊接。卡具及拉筋板割除后必须将残留的焊疤磨平,并作磁粉或渗透探伤检查
(6)对容器或封头上的接管、入孔等部位的角焊缝,应选择合理的坡口型式,以保证焊透。接管端部需打磨圆滑无尖角。
(7)厚度大于16mm的对接接头, 焊后必须进行消除应力处理,处理应在容器或部件全部焊完后进行。
(8)对不进行热处理的容器,装配时不得用锤击强制矫形和装配,并禁止打焊工印记。
(9)由钢板拼焊后冲压成形的封头,其拼接焊缝在冲压后必须经无损探伤。
(10)经热处理的材料制造的封头,在热压成形后,应重新进行与原材料相同的热处理,热处理后不允许用锤击强制矫形。
压力容器培训学校介绍压力容器行业的发展方向
1、压力容器通用化与标准化
压力容器通用化和标准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之一。这是因为通用化与标准化也就意味着互换性的提高,这不仅有利于压力容器使用单位日常维护与后勤保障,而且能够蕞大限度地减少设计和制造成本。同时,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出口大国,标准化也意味着获得了走向国际的通行证。从世界范围内的压力容器出口大国的实践分析可以看出,国际化的工程公司可以带动本国的压力容器行业的发展和标准的国际化认可,从而获得更大的国际发言权和丰厚的经济利润。
2、压力容器特殊化与专业化
当处在特殊要求的工作环境下,则必须使用具有特殊功能的压力容器。如核反应容器,水晶加工容器等就要求压力容器必须具备极强的耐腐蚀,耐高压和耐高温能力。这类容器在乙烯的聚合,人工水晶的制造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新型材料出现和冶金业的发展,超高压容器的耐压能力和强度极限也在逐步提升,促使超高压容器进一步发展。正是这些特殊的需求,促使压力容器向着特殊化与专业化的方向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同时也对压力容器材料、设计、制造、检验、在役维护技术提出更高要求。
压力容器培训学校小编给大家介绍下压力容器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
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TOFD)
TOFD检测技术是在不连续缺陷的尖偳产生波形的转换,当它转换后产生衍射波,这个衍射波覆盖了较大的角度范围,那么衍射波就会检测出所存在的缺陷,记录信号的飞越时间就可以测量出缺陷的高度,那么就可以对缺陷就行定量,缺陷尺寸通常是被定义为衍射信号的飞越时间差,信号波幅与缺陷定量没关系。